当前位置:
关于舜泰
about us
我的阅读经历

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,小时候的生活非常困难,可以说是食不果腹。到了上学的年纪,虽被父母送去学校,但接触到的书籍除了课本外再无其他。直到我读五年级的时候,大我七岁当时读高三的大哥给我买了一本《小学生作文选》,那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除课本以外的书籍。虽兜兜转转几十年那本书早已不知去向,但我仍能清晰记得自己当初看到书时的那种欣喜与快乐,甚至还有一点点小骄傲。因为那时的农村穷,大多数人对于子女的教育都不太重视,能送去上学就很不错了,哪能再另外拿出钱来给孩子买课本以外的书?而我是第一个拥有课外书的那一个,怎能不让我有点小骄傲?而我也自此开始爱上了阅读。

我们家兄妹三人,都如愿上了学,这要感谢我们的父母,他们虽读书不多,却也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,坚持让三个孩子都上了学。也正是他们的坚持,让我们兄妹三人避免了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,这在当时我们村里是很少见的。随着我们越来越大,上学的花费也越来越高,而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窘迫。我读初中时,两个哥哥一个读大学、一个读高中,家里陷入了更大的困境,父母经常为我们的学费发愁。这时候村里有人劝父母让我辍学(因为我是女孩),那时我的压力很大。我很想继续读书,但又怕父母听信了村里人的话真的让我辍学,而我又心疼父母因为我们读书四处借钱而受人冷眼,反正那时的我心里是五味杂陈,什么滋味都有,成绩也开始下滑。初一结束的那个暑假,在外读大学的大哥给我带回来一本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。书有些旧,应该是大哥从旧书摊上淘来的,我用暑假里闲余的时间很快读完了这本书。保尔·柯察金出生贫寒、自强不息、坚持信念、身残志坚的形象大大震撼了我。他在双目失明、四肢瘫痪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,我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放弃呢?可以说是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思想,坚定了我的信念:坚持下去,必须读书,不论结果!

好在我的父母深明大义,没有因为我是女孩就中断了我的学业,就这样我在保尔·柯察金的影响下读到了高中。这时大哥大学已经毕业,在县城一中教书,家里的境况有所改善,却依然困顿。因为学校离家远,需要住校,我每个月有七十元左右的生活费。虽不多,但可以自由支配,这让我很高兴,因为我可以少吃点饭把钱节省下来。就这样积少成多,我总能隔段时间就能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读。像路遥的《平凡的世界》、霍达的《穆斯林的葬礼》、夏洛蒂·勃朗特的《简·爱》、亚历山大的《茶花女》等等都是我高中时期的精神食粮。而每每到手一本自己渴盼已久的书时,那种费尽心思达到目的的喜悦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。

后来上了大学,再后来走上了工作岗位,生活也发生很大变化,我再也不用为了买自己喜欢的书而省吃俭用、精打细算了,我可以大肆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了。

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,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,各种压力也会纷至沓来。如何消除压力和焦虑的困扰,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式,也许是几十分钟的静走,也许是一套令人心情放松的瑜伽,也许是一段令人心旷神怡的轻音乐……而我的减压方式就是阅读一本任何能令自己心情愉悦的书!

花开花落,冬去春来,四十多年来阅读一直陪伴在我左右。阅读之于我来说是习惯,亦是我攫取精神食粮的最爱的方式。在未来的时光里,我想它也会一直陪伴着我,不离不弃!